《讀後筆記》美好的生命不是出自戲劇性的改變,而是......
我看書中的內容想著,作為一本談「合神心意的人生抉擇藝術」的書,似乎特別適合在這樣將近年底,大家回顧一年展望新年之際分享給大家。
N年後的你,會說出甚麼樣的人生故事?
多少次我們在特殊的日子回顧過往或展望未來,有的感嘆,有的感恩,然而再過幾年之後呢?你期待當你再次回顧現在這段日子時會說出甚麼樣的故事呢?
有的想要養成規律作息,有的想要升遷加薪,也有的想要成為屬靈的人,或有的是想要維持一段關係。
若再進一步思考,則會開始想著自己要做出甚麼重大的突破、要在哪些關鍵且艱難的關頭做出正確的抉擇,又或者像是但以理的朋友在暴君面前展現出「即或不然」的堅決信心(參但三:18)
但如果這一生都沒有遇到這些戲劇性的轉捩點,難道我的一生就只能這樣了嗎?
畢竟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我不知道你經歷了甚麼、將來會經歷甚麼,但也許看看聖經裡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有所啟發。
偉大的光環背後,原來......?
聖經當中不乏廣為流傳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主角幾乎都是值得大家效法的榜樣,但以理就是絕對是其中之一。
我們都知道但以理解夢的故事、被丟進獅子坑的故事、吃菜喝水也變胖的故事(?)等等......,他的生命中展現出對上帝非比尋常的信心,好像他在每個關鍵的抉擇點都能堅定地倚靠上帝。
但這並不是他的全貌,事實上聖經上還有很多記載,只是太無趣了,寫成故事的話也沒甚麼爆點。
「其他的監督和省長們拚命在他處理國政的事上找差錯,可是都找不到,因為但以理誠實可靠,沒有絲毫錯失。」但六:4
「他的屋子頂上有一個房間,窗戶朝向耶路撒冷。但以理在開著的窗子前跪下,照他往常的習慣,每天三次向上帝獻上感謝和禱告。」但六:10
原來但以理並非做了甚麼壯舉才成為聖經中的成功人士,而是他早在日常的生活就已經做出一個個微小但神聖的決定,因此得以成為神所器重的僕人。
神蹟所不及之處
又或者也可以說其實我們太高估所謂「轉捩點」的影響了,我們總想著我一定要等到甚麼重大的事件發生我才會有所改變或成長,就好像轉捩點一到,人人都會像保羅一樣發生戲劇性的轉變。
殊不知,我們忽略了保羅在被大光照耀之前就已經在熱切的追尋他所敬拜的神,忽略了當摩西看到荊棘焚而不燬之前早已經歷過四十年的王室教育和四十年的曠野磨練,忽略了挪亞被指示造方舟之前就一貫的活出義人的生命。
同時,我們也忽略了經歷十災、紅海等神蹟的以色列人,依舊悖逆神而倒斃在曠野,忽略了士師記中的以色列人每次就算做出信靠上帝的決定,但只要死性不改終究還是被侵略,忽略了即使決定跟神求智慧的所羅門王晚年仍敗在罪中。
現在的你正在撰寫人生故事
我們腦中總不斷在想著過去和未來,但卻忘記原來可以把握當下,明天是被今天所影響的,明年是被今年所影響的,現在的你正決定著未來的你如何回顧這段時光。
真正形塑我們的關鍵不一定某幾個緊要關頭的重大抉擇,也可以是一個個微小但神聖的決定。
我們心中都有某些想望,就讓我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為結語:「是沒人看見的許多事造就了人人想要的東西」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一個觀念:「美好的生命不是出自戲劇性的改變,而是一個又一個微小的前進」
(讀後筆記 by 健平)
《神聖的決定:走入神心意的七種決策力》
作者: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